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 Cookies和隐私政策>

简体中文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年新增百万管理节点!元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赋能精细化、智能化运维

年新增百万管理节点!元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赋能精细化、智能化运维

2025-04-11

近日,浪潮信息宣布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一年内新增管理节点超百万,目前已实现对海内外超300万台服务器、存储等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是一款面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智能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的接口、协议,能够纳管多达4000+种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机型,以多元异构IT设备统一纳管、故障根因精准诊断、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等核心优势,满足数据中心多样化的场景需求,推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1.png

首先,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多元异构IT设备实现统一纳管成为最基础的运维需求。

随着生成式AI技术加速应用,企业数据中心进入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为匹配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用户可能面临着多厂商设备混用的情况(同品牌多型号、跨品牌同配置),同时存在跨地域、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难题。而设备数量越多,意味状态监控、软件更新等任务越多,存在协同效率低、数据不一致性加剧、管理维护成本上升等问题。

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管理、自动发现与部署、模板化配置,显著降低了数据中心设备管理的复杂度,多协议适配引擎整合IPMI、Redfish、SNMP等主流带外协议,提供一个兼容多种设备和品牌的统一管理界面,从底层屏蔽差异,快速纳管客户现有各品牌设备,实现异构厂商、设备的统一监控,帮助用户解决“各管各家“的多平台、多系统问题,降低运维难度。

■ 某国有银行,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100,000级设备的统一管理,兼容国内外众多厂商的上百种不同型号的IT设备,节省硬件成本300万以上,运维工作量降低1/3,将运维效率提升200%。

2.png

其次,在万级甚至十万级的超大规模设备管理场景下,如何实现精准的根因定位并避免误报、漏报,是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的另一重大挑战。

数据中心的设备数量急剧增加之后,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及组件故障率显著攀升,故障的精准告警就变得非常重要。而日均数千条告警易引发系统通信拥堵,造成关键告警延迟或丢失,大幅增加故障定位与处置难度。

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提出的CDCAlarm告警管理框架,突破了告警集成管理技术,实现告警的统一采集与智能分析,具备实时预警、聚合归并、根因定位等能力。该平台通过AI算法自动归类告警,按来源和类型智能合并告警信息;采用基于AI的根因定位引擎,可在海量告警中秒级锁定核心故障点,定位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并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同时还可实现5秒内响应上千条告警风暴,误报漏报率显著降低。

■ 在某5万+规模的数据中心,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应用后,服务器故障排查时长从4小时缩短至3分钟,对一些小概率故障实现亚健康状态预判,潜在隐患精准预警,有效避免了业务中断。针对计算、存储等模块的复杂故障,处理时间减少80%以上,极大降低了运维团队的工作压力。

3.png

第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IT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提升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一环。

IT设备的生命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在此期间设备要经历从采购-入库-出库-上架-固件更新-位置变更-部件变更-下架-退库报废多个环节流程,不同环节会涉及到企业内部采购、IT、业务、财务等多个部门,而各个部门之间的记账方式存在差异,很容易就陷入到“单部门孤岛式”管理的困境,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甚至合规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的智能物联资产管理子系统,采用独有的RFID技术,通过物联网(IoT)技术加持,实现线上线下资产采购、盘点、上线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通过打通库房、采购、财务等系统,打破数据中心企业运维和管理需求的壁垒,实现IT采购、使用、审计、财务业务流程一体化整合,做到实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把资产从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

■ 在某大企业客户,通过元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万台IT设备采购、到货、验收、入库、上线、淘汰全流程溯源,确保资产可管、可控、可追踪,只需3秒,IT运营者即可获得数据中心设备的全面运行视图和资产报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png

《2023—2024年中国IT运维管理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浪潮信息凭借全面的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特别是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已经在通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拥有较好的客户口碑。浪潮信息副总经理赵帅表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也是用户对我们产品的肯定,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与服务质量,以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赋能客户业务发展,共同推动智慧时代的创新进程。”